微党课讲稿_党课讲稿:中国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9-09-24

经典文章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哪些特征?能否长期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如何有效应对国内外诸多风险挑战?回答这些问题,离不开对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新特征及新趋势的深入分析。我们特约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

我国高质量发展确立新趋势

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盛来运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挑战明显增多,特别是美国单边向全世界挑起经贸争端,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不断升级,使分化动荡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中国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正确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以经济转型升级和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对外开放迈出更大步伐。总体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确立。

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二三产业共同带动转变,工业和服务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成为发展主动力。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服务业迅猛发展,已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2013 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提升至51.6%。今年上半年,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4%和54.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3.8个百分点。服务业加快发展符合工业化中后期产业成长的规律和消费升级的规律。

需求结构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消费成为压舱石。在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下,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升级势能持续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发挥。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已经挑起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梁,意味着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了由外向内的转变,内生动力更加稳健。

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新动能成为后备主引擎。根据测算,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3.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左右。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9.2%,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1%,全国新登记企业日均达1.81万户,新主体大量涌现、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

发展目标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201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0.9%,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今年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3.2%。环保门槛越来越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这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开放格局由低水平对外开放向全面开放新格局转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总额有望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二位。双向投资均创历史新高。2013 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0%,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9.1%。 一带一路 建设成效显著。2017年我国企业对 一带一路 沿线的59个国家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144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从贸易大国到投资大国,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转型升级,拓展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

这五大趋势的确立,意味着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和服务业,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更多依靠内生动力的提升。这是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和韧性不断提高的内在支撑,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客观基础。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变,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不会变,确保有效化解国内外风险挑战的大好局面不会变。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大、韧性强、后劲足。

市场空间广阔。我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数以亿计并日益扩大,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城镇常住人口每年增加上千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消费日益多样化,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消费升级蕴含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促进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消费领域快速发展。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耐用消费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潜力尤其巨大。

回旋余地较大。从发展空间来看,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2017年中部、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不到东部地区人均水平的60%;西部省份和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仍很薄弱,铁路、公路路网密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产业体系来看,服务业方兴未艾,空间广阔。实体经济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很强,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比较优势依然较强。从宏观调控看,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有较大空间,还有大量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外汇储备规模世界第一,政策调控的工具多、空间大。

增长后劲充足。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处在深入推进阶段,蕴含着强劲增长动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能够促使工业向中高端加快迈进。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再考虑到大量农民工要进城落户,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强劲。目前我国农村有近6亿常住人口,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差距较大。2016年,农村居民无水冲式卫生厕所、无洗澡设施、使用柴草煤炭作为炊用能源的比重分别为69.5%、35.3%和49.4%。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既能增加消费需求,又能扩大有效投资。

人才红利累积释放。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数量虽然下降,但质量不断提高,人口数量红利加快向质量红利转换。我国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最大规模的科技人员队伍。全国9亿多劳动力中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专业技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5年;每年大学毕业生700多万,中职毕业生500多万,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改革红利激发活力。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改革;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中高速增长与结构再平衡,靠的也是改革。实践证明,只要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就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进入新时代,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放管服 改革等各项举措落实到位,改革将释放更多红利,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新趋势的确立和不断深化,使得我们应对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的挑战更加有信心。只要我们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思维,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决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稳中向好的大势就能长期保持,高质量发展就能顺利推进,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阻挡。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马忠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集中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找准突破口、抓好切入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重要步伐,经济的 含金量 逐步提升,发展的质量底色更加彰显。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短板和不足,这些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党中央从整体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出发,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出发,将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方面一体建设、一体推进。一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三是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四是建设彰显优势、协同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五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六是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七是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这些重大战略举措的成效日益显现。

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仍然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具体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要素的合理高效配置。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动能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投资驱动的传统动能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动能。这就需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着力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传统经济要素效率水平的同时,着力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正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经济运行各方面的效率得到提升,实现了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从而实现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预期目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依靠改革不断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动力和潜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了一定压力。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针对新形势,我们要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形成优质高效的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 三个面向 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活力的充分释放。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共识。5年多来,我们党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我国科技创新要进一步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战略主攻方向,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加速向主要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我国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徐 忠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着重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这个关口过不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无从谈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我国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已具有坚实基础,但仍须积极稳妥处置各类潜在风险。

从当前形势看,已初步遏制住金融风险快速积累势头,高质量发展潜在隐患得到控制。随着近几年积极稳妥去杠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杠杆率过快攀升、潜在风险快速积累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2017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全年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和政府部门杠杆率比上年都有所下降。同时,各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正在强化,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变,这为防控金融风险创造了有利的心理条件。总体看,我们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证了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这为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从长期发展看,我国经济具备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条件,维持稳中向好态势具有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增长、就业、物价、环境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匹配关系正在变化,经济运行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中国经济体量大,新型城镇化、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发展潜力大,消费升级空间大,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改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性成效显现,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入实施,过剩产能持续化解,房地产库存下降,供求关系逐步改善,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一方面这些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为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总体可控也为实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也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领域呈现风险多发易发的突出特征。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刻转型期和关键跨越期,过去高速增长掩盖下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正在 水落石出 ,金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金融运行正在进入风险敏感期和多发期,必须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防范化解。

首先,要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营造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宏观经济环境。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为镜像,当前我国微观、局部的金融风险暴露是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阵痛,金融风险是实体经济结构性矛盾在金融领域的直接反映。破解金融风险背后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部署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可能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要对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正常的、非系统性的风险暴露提高容忍度,货币政策要管好流动性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要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和重点领域风险,积极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稳妥处置各类金融机构风险,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对于局部的个别风险事件,可以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定向爆破,强化市场约束,提前释放压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宽政策空间。

其次,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确保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动力。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保障。第一,要紧紧围绕使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的目标,三方面有效配合,形成合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积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二,应对经贸摩擦可能增多等外部冲击,要向改革要动力,以稳定投资者预期,防止发生金融风险交叉感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通过深化改革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金融结构适应性,全面加强硬性约束制度建设,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第三,要在去杠杆中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在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背景下,掌握好政策调控的方向与力度,既注重运用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货币环境,又注重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优化杠杆结构,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中国经济在全面对外开放中更具活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顾学明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美国以全世界为敌单边制造经贸摩擦,正在将世界经济拖入危险境地。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面临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国内外形势,是否坚持对外开放的总体方向,怎样调整开放思路、把握开放节奏,如何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高质量发展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中国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了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和融入世界的发展道路。一是开放范围从局部到全国,从周边到全球。从经济特区到开发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沿海、沿边到内陆,开放已遍及中国内地每一个角落;从深化内地与港澳台的合作发展,到加强与相关国家战略对接和推进经贸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我国正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二是开放领域从货物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推进,从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外开放以 出口创汇 、吸引外资为切入点,今天对外经贸从贸易领域扩展到投资和生产领域,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推进。三是从劳动资源比较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发生重大转变,逐步从 人口红利 向 人才红利 转变,从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新的发展动力和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全面开放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直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使得国家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快速提升,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外贸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达到1.8亿左右。先进技术设备大量引进和高端产品出口增加,对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1/4左右,500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近一半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通过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产业国际布局加快,成为企业获取海外优质资源、补齐国内短板的重要途径。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结构呈现出向现代化和集约化转变的重大趋势,经济国际化水平实现了巨大飞跃。

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在深刻调整,我们必须以全面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开放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国际经贸体系。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大潮,但可能速度有所放缓、动力有所转换、规则有所改变。当前,特朗普政府打着 美国优先 旗号,单边发动一场全球范围的贸易战,正把世界经济拖入 衰退陷阱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开放。一是通过全面开放来破解发展难题。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要牢牢把握全面开放的大方向,在开放中获取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以及机遇,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倒逼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在全面开放中塑造中国在世界的新定位。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正在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我们主张并积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开放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促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新格局。三是以全面开放应对国际上保护主义抬头的冲击。美国发动贸易战是典型的贸易霸凌主义,严重恶化全球经贸环境,戕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这是一场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强权与规则之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管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将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总体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与世界各国一道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而且越是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逆风盛行的当口,越是在世界面临开放与保守、合作与封闭、变革与守旧抉择的当口,就越要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越要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贡献中国力量。

《党课讲稿:中国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m.850500.com/news/180070.html 转载请保 留,谢谢!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